军工中国再试高超音速武器,中美俄三

发布时间:2017-11-17 12:36:02   点击数:

?

说:

中俄正加快推进先进的高超音速滑翔载具项目,是为了应对美国计划将一种反导系统部署到韩国,同时推动军队向集约但更强大的方向前进。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报道,一位五角大楼消息人士称,北京29日进行了第7次DF-ZF滑翔器的试飞,并取得成功。报道说,这款滑翔器安放在一枚弹道导弹上面,从山西省五寨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那么,高超音速武器的意义在哪?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呢?今天小编给大家说道说道。

中国再试高超音速武器1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

参考消息网4月29日报道外媒称,中国日前又一次成功测试了处在研发阶段的DF-ZF(以前称为WU-14)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4月28日报道,这种高速机动性弹头的试验是在中国山西省的五寨导弹测试中心完成的,距离北京西南约英里(公里)。

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称:“这种时速达几千英里的灵活机动的滑翔器被卫星跟踪到,沿大气层边缘飞行,最后到达中国西部地区的撞击区。”

报道称,中国现在已经对这种新武器进行了总共7次测试。上一次发射DF-ZF(一种据说可穿透美国防空系统的超高速导弹)是在年11月。

DF-ZF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据说速度可达5马赫到10马赫,即每小时公里到公里。《外交学者》曾对发射DF-ZF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过程进行过解释:DF-ZF弹头被一枚大型弹道导弹助推器带到太空和地球大气层的边缘,高出地面约公里。达到该高度后,它便开始执行上拉动作并加速到10马赫,并沿相对平坦的轨道滑翔。滑翔阶段不仅能使飞行器完成空气动力学的机动动作(如躲避拦截),还可增加导弹射程。

中国高超音速武器为何比美先服役靠这位神人

根据美国媒体汇总消息称,中国在年到年这2年中,一共进行了5次为成为WU-14的高超音速武器的测试,全部取得了成功,根据中国实际测试次数都要被比美国少,而实际效果都要比美国好的特性。美国媒体认为,如果到了年的年中仍然不见中国进行类似的试射活动,只能说明WU-14这种超高音速武器已经取得了实质上的成功,并进入部队服役。这让屡战屡败的美国人不仅眼红不已,更让全球都在卯足劲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全部都红了眼,他们还没试验成功,中国竟然都服役了!

不过中国为什么成功率会这么的高?肯定不是幸运,是中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前置研究太早了,早到连美国人还在摸索是扔个核弹到苏联还是扔个铁饼上太空再砸到苏联上的时候,中国已经有神人在研究反导和高超音速突防的问题了,这话得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说起。

在上个世纪50年初的时候,中国物理科学家郭永怀先生当时正在美国的康乃尔大学任教授,当时美国人正在论证未来洲际导弹的可行性。郭永怀先生跨音速流体理论中的萧楚,所以美国人也想请他帮忙论证。不过当时郭先生已经应钱学森先生之邀,准备返回中国。所以他只是论证了高超音速条件下弹头可能会受到的多重阻碍,也就在这时有了高超音速武器理论的最初想法。不过郭永怀先生在回国前已经把这部分草稿全部焚毁,所以美国人并没有获得郭先生的任何研究成果。

回国后郭永怀先生就开始逐步完善他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粒子影响理论”。他提出,在大气层边缘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之后,此时动能转换的能量足以让材料分子发生奇异的变化,比如会发生分子层面的震动和松弛,电离和符合等等化学物理效应,他把这个速度范围称为“高超音速流动”。这是我国最早关于高超音速武器可行性和攻关方向的制导性理论,要知道这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

正是因为郭永怀先生的理论,才让中国意识到未来高超音速武器要面临的难点。需要展开“高超音速流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才有了后来航天十七院研发的5马赫以上超高声速风洞。这是研究高超声速武器的最核心的设备,没有它进行试验,什么都是纸上谈兵。

郭永怀先生还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大家,曾经主导我国研制的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核武器的研制和制造工作。可以说他是唯一一位为中国的核弹、氢弹、卫星实验工作都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就连美国最近热炒的超级核武器-能钻地的B61-12钻地核弹,郭老就组织过人进行过相应的公关,这样的眼界开拓的大家别说在中国,你就是在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个!

中国高超音速武器被指世界第1俄为何严重不服

中国和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试验一次次在世界上掀起波澜。美国声称中国已接近部署高超音速武器,试验频次和技术甚至已经超过美国;而中国声称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世界领先,多种型号已经实战部署。据俄新社4月27日报道称,俄罗斯近日第四次测试了它的Yu-71高超音速飞行器,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1.1万公里,这令美国十分担忧。俄军事专家认为,这种担忧是可以解释的,美国和中国也在研究高超音速飞行器。但从美国的反应来看,莫斯科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大,至少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俄罗斯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俄罗斯专家所谓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领先中国和美国,主要有两个事实:首先,俄罗斯前不久试射了RS-28“萨尔马特”井式部署的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并测试了能在飞行轨道中以高超音速进行机动的弹头,这种叫做Yu-71的高超音速弹头能让美国现在乃至未来的所有反导系统形同虚设。其次,俄罗斯正在研究3K-22“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它将装备在“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和“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上,由此将让俄军拥有重大优势。

由RS-18B“萨尔马特”井式部署的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携带的Yu-71的高超音速弹头,在年12月首次试射,第二和第三次试射分别在年9月和年,第四次试验是在年7月,4月19日的试验是其第五次发射,据称也是唯一的一次完全成功的试验。据俄罗斯专家分析,Yu-71的速度超过每小时1.1万公里,它被称为航空弹道飞行器,这意味着其飞行轨道无法预测。也就是说,Yu-71既可以携带核弹,也可以携带常规弹药,在飞行过程中可以任意机动,让当今世界现有的防空和反导系统无法拦截,甚至能应对使用常规弹头的美国“全球快速打击系统”。此外,Yu-71不仅可以用作RS-28“萨尔马特”导弹的弹头,还可以装备在未来的PAK-DA远程战略轰炸机上,其用途似乎比中美的同类弹头要广泛。如果一切顺利,携载Yu-71的高超音速弹头的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应该还将进行1-3次试验,预计会在年进入实战部署阶段。

而作为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研制的3K-22“锆石”高超音速导弹,能够以5-6马赫的高速飞行,射程达到公里。如果说Yu-71的高超音速弹头是在大气层外进行的,那么,3K-22“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则是大气层内的娇儿,是俄罗斯一高一低两种高超音速飞行器的低空反舰型号。该导弹使用的发射装置型号为3S-14-M型八联装通用垂直发射装置,该发射装置不但可以发射发射“锆石”导弹,还能发射“口径-NK”巡航导弹,也能发射3M-55超音速反舰导弹——P-“缟玛瑙”导弹。根据俄罗斯军工部门的规划,3K-22“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及其3S-14-M型八联装通用垂直发射装置将首先配备在全世界最强的“彼得大帝”号和“纳希莫夫海军上将”核动力巡洋舰上,预计在年之后其空射和潜射版本还将配备在俄罗斯第五代攻击核潜艇“赫斯基”级上,现有的常规潜艇和核潜艇也将在一定升级后能够配备这种武器。此外,俄罗斯还可能在最新改进型图-M2和未来的PAK-DA战略轰炸机上配备3K-22“锆石”,这种由远程轰炸机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结合将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严重威胁。

正是因为在国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俄罗斯拿出大把经费来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并且还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因此俄自认为在高超音速武器项目上并不比中美落后。显而易见,中美俄三国都在加紧研发各自的高超音速武器,认为其是打破战场僵局的“革命性武器”,其中美国公开的主要项目有X-51A“驭波者”和HTV-2“猎鹰”,俄罗斯为Yu-71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中国则为DF-ZF/WU-14高超音速飞行器。如果说在前几年,几乎是美国的独家表演,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中国紧随其后,至今在不到两年里已取得了七次试验成功,现在俄罗斯似乎也在迎头赶上来,中美俄几成并驾齐驱之势。

从用途来看,美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是为了继续维护其世界霸权,是为了发展“全球快速打击系统”,更是为了继续对中俄构成战略压力;而中俄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是为了同美国平起平坐,是为了打破美国部署到家门口的反导系统,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尽管三国的试验有先后,但是各自的起点和侧重方向不同,因此单纯从试射次数上很难推断究竟谁先谁后。不过,中美都在说对方世界第一,并且各自都进行了多次成功试射,而俄罗斯竟说自己才是世界第一,也只有最近的一次才算真正成功,三国之间弹着不同的调子,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战略考量,想必大家也不难猜出一二。

那么高超音速武器如何进行轨道轰炸?

WU-14、YU-71和AHW都被认为属于第一代实用化高超音速滑翔武器,即使用弹道导弹发射的双锥体气动外形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可能主要用于投射核武器。

可以说,中国在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实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对有利的地位,很可能首先实现这种武器实际装备。

不过,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是体型较大,重量较重,而实际能够携带的有效载荷却较少。至少可以推断,东风-41是无法携带两个高超音速滑翔器执行作战任务的。

那么,WU-14会怎样投入实用呢?鉴于迄今为止WU-14飞行器都是以长征2号火箭发射,笔者在此做一个大胆的推测:

中国可能将研制与俄罗斯“萨尔马特”概念相似的新一代液体燃料洲际导弹。

我们可能以现有东风-5导弹为基础,结合长征7号运载火箭技术,研制一款弹体直径3.35米,携带一个或多个高超音速滑翔核弹头的新型洲际导弹。新导弹可继续使用现有东风-5导弹的发射井和加注系统,同时具备突破美国现有和研制中的中、末段反导拦截之能力。

目前,我国现役的东风-5A导弹已经落后。外界根据长征-2号丙火箭数据推测,现役的东风-5A导弹重量吨左右,投掷重量3.1吨。而俄罗斯SS-18“撒旦”的起飞重量吨,投掷重量高达7.5吨。从这个投掷重量和自重的比例来看,现役的东风-5可能只相当于美国的“宇宙神”到“大力神”之间的水平。

事实上,我国东风-5导弹的弹体部分实际上与长征2号丙火箭的第一、第二级没有重大区别。但现在长征2号火箭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长征7号运载火箭(研制阶段曾被称为“长征2号F换发型”,可见长7和长2的继承关系)即将在今年首飞。这种火箭继承了长征2号的3.35米直径箭体,但从结构材料到发动机都已经是全新的设计,各方面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利用长征7号的技术“反哺”东风5号导弹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早已与东风导弹“分道扬镳”,将长征7号直接当做洲际导弹是不现实的。例如,长征7号的YF火箭发动机采用了液氧煤油燃料,这显然不符合洲际导弹的要求。如果将YF的部分技术用于研制一种使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燃料的新型发动机,并不会需要花费太多的资金和时间,而发动机的性能却可以比东风-5现役发动机有巨大的提高。

按照理论计算,如果以长征7号芯一级、二级为基础,并按照相关公式换算成与YF技术水平相当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发动机,那么新导弹的性能完全可能大大超过被称为“撒旦”的SS-18洲际导弹。而研制周期,粗略推测有望控制在5年以内。

鉴于我国每年要进行数十次航天发射,其中主要运载工具就是长征2号和未来的长征7号,一旦新导弹定型,很快就可以全部替换现役所有东风-5A和B型导弹。而这些换下来的老弹也完全不必浪费,作为长征2号火箭用来发射卫星即可。

新型洲际导弹——我们姑且称之为DF-5H(东风5换发)型——可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是否要采用可储式燃料技术。中国完全可能通过俄罗斯和乌克兰获得这方面技术,自行研发也完全可能。只不过,如果要在最短时间内要完成DF-5H导弹研制的话,或许不必强求采用苏俄那样高水平的可储式燃料。

现役的东-5导弹在局势紧张时,加注后可以存放数个星期随时待命,这样的技术水平对于我国所奉行的核战略其实也够了——当然,如果能做到苏联导弹那种加注后“十年不用管”的水平就更好了。

研制这种导弹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射设施。现有东风-5导弹的发射井是我国80-90年代建造的,造价十分昂贵,弃之可惜。

DF-5H将是WU-14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最佳搭档”。它将有可能携带2-3个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由于滑翔器重量较大,即使DF-5H性能大有提高,但携带弹头的数量肯定还是要下降),射程则可能达到10-00公里,甚至更远,实现当年我国规划中的东风-6“环球导弹”(部分轨道轰炸)的梦想。

再强调一次,上述的种种,是根据传闻、消息和逻辑演绎的推测,如果与现实中的中国核战略系统发展方向对了号的话,那绝对是巧合。

相信看到这里有不少读者已经觉得我国核力量的未来是一片光明。但不要忘记即使上面说的新三弹,DF-5H、DF-41和JL-3都顺利在未来10年内服役,我国面对美国依然处于守势地位。我国将依然奉行防御性核政策,不会像美苏当年那样,以对方的核导弹为目标,企图赢得核战争——这是一种疯狂的行为。

美国的军费依然是我国的两倍以上,美国的核力量仍对我们有很大优势,美国的科技实力仍然让我们只能说是“望其项背”。不能否认,中国近年来的高速进步让我们已经跟到了美国身后,但要说全面超越,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军事层面也是如此——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点击下列标题,查看相关阅读:

1、世界军事强国重点发展的新一代结构金属材料——钛合金

2、镁合金

即将崛起的新一代战略材料,镁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来源:新浪军事,参考消息,中国青年网,机械加工交流;材料+编辑整理。

本文系材料+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请来信告知:matplus

qq.







































白癜风早期怎么治疗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99love.com/hxdy/71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