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广州赛区预选赛已告一段落,经过同学们和教练员以及各学校的科技老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虽然比赛最终成绩还没有公布,但是在比赛现场根据表现也可以推测知道。但这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参赛学生在参与这次赛事活动中,经历了磨炼、经历了失败,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 回首我们在准备和训练的过程,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除了学校、家长的支持,教练员的耐心指导,更加重要的是学生们小小年纪就具备了不怕吃苦,不畏挫折的精神。在这里,我们回顾一下学生们训练中的点滴。 竟时项目竟时项目包括手掷、弹射、橡筋动力滑翔机和航天类的火箭等,是学习航模最基础同时也是最必要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在室外进行练习。学生一般都是头顶烈日进行训练。 这是雅居乐小学的小学生在训练,学习橡筋动力滑翔机如何上橡筋 橡筋动力滑翔机“出手”非常关键,这是教练在指导学生的“出手”动作 烈日底下,女学生一点也不娇气,认真学习放飞的技术 学生的衣服都湿透了 教练员指导白坭小学学生组装模型。 白坭小学虽然是一所乡村小学,但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科技航模活动,20多名航模队员在训练中不管天气如何,坚持训练。每次训练,校长亲自和孩子们一起动手组装模型,学习模型飞机的调整,为孩子们做好表率。 教练员指导学生进行火箭的发射训练 模型火箭比的是留空时间,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成绩越高分。要求发射的火箭轨迹要尽量垂直,升空高度要高,但是比赛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射升空前的准备工作的,一旦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升空,成绩就没有了,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作废。所以,练习发射架的架设、点火装置的安装调试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学生们在学习发射装置的安装调试 雅居乐小学一年级的陈健鑫同学在做发射训练,他是本届比赛该项目年龄最小的学生↓ 线操纵项目 ??线操纵模型飞机积分赛讲究的是运动员对飞机操纵的精准性,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起降次数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参赛的学生从完全没接触过到精准控制,那是要经过漫长的训练和经历数不清的失败。训练中难免出意外,“炸机”是必须的↓ 灌篮也是会有的↓ 被教练训斥也是经常的↓ 不过,训练的飞机是必须备足的↓ 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飞机坏了就必须自己修理,不懂就学! 训练中的学生汗流浃背↓ 训练期间的午餐,虽然训练很艰苦,但孩子们很开心。↓ 遥控项目 遥控飞机给人的感觉是高大上,遥控竞速绕标飞机在空中呼啸而过的感觉实在爽,但那是要经历多少遍的“炸机”才能练就的技术啊。 新华街第五小学五年级学生吕鹏宇今年才开始接触遥控飞机,每次训练都必须炸机,还不当一回事,刚开始时是教练最操心的学生。但在教练的调教下,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航线飞得很稳,在参加“卡博”遥控飞机绕标竞速赛中变现不俗。↓ 新华街第二小学的萧正睿同学,五年级,但算是老将了。↓ 这是云山学校的初二女生陈鈺莹同学,虽然这次没能安排参赛,但在训练中却是最认真的,本来白皙的皮肤都被晒成“乳猪”一般,连教练员都觉得心疼。↓ 飞机掉草丛中了,也是她自己爬进去捡回来。 又“炸机”了,教练在指导 学会遥控飞机了,真开心。 下雨了,继续练!你飞,我帮你撑伞。 飞机摔坏了,自己动手修补。 云山学校的罗浩星(上图左侧黑衣服)同学原来是一个腼腆的男孩,做事情没有主见,胆子还特别小,经历了航模活动后,性格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克服了遇事怯懦的的表现,敢于面对困难,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 饿了熬快餐,这是训练的“必修课” 家长发来的照片,儿子晒成这样了,有点心疼的感觉了。 云山中学的王靖天同学去年就参加了“飞北”的遥控飞机绕标竞速赛,且夺得广州市冠军,全国一等奖。在今年的训练中,为其他小同学树立了榜样, 且主动帮助小同学进行飞行训练。 新华街第四小学的周凯晋同学在一次训练中身体不适,出现了呕吐的症状,陪练的爸爸将他接回了家。没想到到了下午,身体状况稍有好转,周凯晋同学又再次来到训练场上坚持训练,精神可嘉。 在这次赛事活动中,我们要感谢花都区云山学校、新华街第五小学、花都区师范学校、东风体育中心、秀全街市民广场为我们提供了训练的场地,感谢参赛学校及老师的支持,感谢各位家长不辞劳苦的陪伴和协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99love.com/hxzy/104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