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起来了,但无聊的人,越来越多了。拉面哥火了,谁是拉面哥,今天了解了一下,看完感到一阵魔幻。以一个前媒体工作者的经验来看,拉面哥的事迹其实算不上特殊,他的事情以前在传统媒体每年能报道不下十个,即便是得益于直播的发达,也有点不可思议。所以,他的走红其实反映了网红直播经济正面临着某种程度的“流量荒”,一个放在以前不怎么吸引人眼球的事情,如今被推到这样的地步,吸引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主播不远千里来蹭热度,我个人以为,热闹之下,反而可能是网红经济由盛转衰的标志。放几张图片吧:滑翔伞都出动了,场面相当魔幻了。但这还是最魔幻的,上面这些还算正常的,接下来就是妖魔鬼怪出场了,拉面哥家门口简直可以拍一部西游记了。以丑为美,此风该刹!这就是直播经济的生态,堪称一部大型魔幻真人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直播经济的受众群体。曾经有朋友跟我说,现在的直播搞带货,千万不要搞什么高大上,就要往下三路去搞,中国消费经济的未来在四五线的下沉市场,城市白领都苦哈哈的,哪有时间刷视频购物。我当时不以为意,现在看来,好像有些道理,看来4A公司的冬天要到了。直播平台让整个消费市场瞬间扁平了,网红主播取代了大部分城际代理,消费用户不需要被教育,他们只需要被投喂,投喂得越符合他们得口味,就越能获得效益。那些在直播平台粗劣表演的主播,大哭亏死了的套路,以及十八线农村都看不到的低俗节目,都在直播平台上复活了。他们有着最广大的四五线受众,他们才是直播经济的底色,想到这里,我一阵哑然。这已经不止是奶头乐这么简单了。说点正面的吧。有人说拉面哥火了,直接带动了乡村振兴,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连村里都开始整治村貌,都配环卫了,一个人带动一个新农村。我想说,过于乐观了。网红经济本身就没有可持续性,大衣哥,沈巍、小马云……火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现在几乎无人问津。即便是丁真,才几个月,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他自己倒是很清醒,早就知道进体制比网红靠谱。不过这也给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思路:如果某个乡村真的有地方特色,不妨运用打造网红的思路来火一把,肯定比个人的持续性肯定要好一些。说一点想法:1、直播平台的受众主要是四五线,所以平民偶像会越来越多,不管是被发掘还是被塑造,据说今年腾讯和爱奇艺的造星运动都遇冷,可见这是一个趋势。2、“土味文化”会越来越多,以直播平台开始,文化环境也将迎来一次农村包围城市,精英文化在互联网冲击之后,又被直播打了一拳,我还是比较悲观的:土味当然有朴素和接地气的一面,但是低俗的也不少,这一点不需要回避。3、文化上的奶头乐崛起,精英文化失落,是直播平台和消费经济双重作用的结果,我觉得这不是个好现象,我不是一个严格的进步主义者,但是热衷沉溺于奶头乐,放弃文化和精神追求,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堕落。长此以往,无聊的人会越来越多,魔幻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 “拉面哥”唤醒了谁的灵魂、触动了谁的内心,又昭显了谁的丑恶虚伪? ——因为他触动了我们内心柔软的地方,这种朴实善良的感觉,久违了。 ——因为他在这个浮躁喧嚣、急功近利的社会,唤起人们对真诚善良朴素的怀念。 ——因为他唤醒了人们对低廉物价的向往,童话般美好。 ——因为他唤醒了人们心中深藏的良知,教城里人重新认识世界,除了房子和车子,人生还应有情义。 ——因为他五百元娶媳妇的故事,让人们重新审视爱情婚姻是不是买卖,反思这个天价彩礼成风的年代。 ——因为他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厚道的行为,使人内心感到震动和羞愧,他无意又无声地形成了对现代社会和许多人的反讽,让很多人重新良心发现(包括我)。 费县梁邱大集上的人间烟火气,令人感到久违的温暖。 每天在外面摆摊卖拉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做拉面是个体力活,和面、揉面、拉面所有的程序都是手工,且全部由程运付一人负责,一天要用掉6袋50斤的面粉,拉出、碗的面条,劳动强度极大。“拉面哥”说,“老婆孩子跟着也受苦了,那时候冬天刮起风来那种风都刺骨的痛,手都是面和碱咬得张口子了,你看俺儿子手都冻得。”做拉面和别的还不一样,异常辛苦。有时候早上4点准备出摊,晚上10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面甩得胳膊疼”。 由于常年出摊,面对风吹日晒,年出生的他已经皮肤黝黑,连皱纹都比同龄人明显。“以前走路怪直的,自从做拉面,腰都直不起来了,有点驼背了。”“做拉面时,常常弓着背、弯着腰,日复一日就成了习惯,现在有时候都直不起腰来。”“都问我五十几了,你孙子多大了,确实有点显老。”“我一开始没觉得我老,我还觉得我自己跟小青年一样呢!后来有一天早上我一琢磨,我就起来一照镜子,原来自己真的这么老了!还真的像50岁的大叔了!”“别人一看我都有五十多了,都说我是七零后,其实我是八二年,属狗的。”程运付说。要知道,在国家机关里面,年、甚至是年出生的人还算是青年,还被称为年轻同志,还可以参加团委的活动。 但他不后悔,每天还是乐呵呵,一如既往地把笑容呈现给这个世界。 岁月最无情,改变了太多事情,却没能改变他定的价钱,15年过去了,还是3元。这样的情节,只有童话故事里敢写,电影里都没有。 时代发展太快,瞬息万变,而有些东西亘古不变——比如善良,比如底层人民之间相惜相恤的情义。 这段时间,面对各类媒体采访,“拉面哥”多次说了这些令人泪目的话—— “来吃面的都是老百姓,我就是从穷苦日子里过来的,知道老百姓的难处,涨到五六块他们就吃不起了。” “我的顾客都是老百姓,我知道老百姓的苦日子,明白老百姓的不容易,就想让父老乡亲吃上便宜、实惠、好吃的拉面。” “我就觉得老百姓挣钱都不容易,都是出大力的。我做我的买卖得凭良心。” “都是庄户人家,挣钱不容易,特别是冬天,冷兮兮的,有些摊主一天卖个几十块钱,将心比心,都不舍得多花。” “如果我涨价了,老少爷们们就得多花钱,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只想让老少爷们们都喝得起拉面。” 同为穷苦人,他最懂得这些乡亲父老。“一碗拉面三块钱,老百姓你要给少了,他吃不饱,你要给他二两四两,他吃不着什么,底下的老百姓都是出来出大力,价格不能涨,让兄弟老爷们儿都能吃得起拉面,吃上最便宜的拉面。”因此他不但卖得便宜,分量还给得足,真正的“良心拉面”。而且还要奋力拉得快——“一天卖多碗,不快点怕耽误大家吃面。”拉面哥说,他的面卖得便宜,来这里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大家都为填饱肚子赶紧去干活,他不能让大家在寒风中等着。 这段时间他备受自媒体的骚扰,说“我太累了,确实太累了”,“我身体累、休息不好,我觉得我简直压力太大了”,可是只到亲戚家躲了一天就又出摊了——“我不想让等着喝我拉面的老顾客失望或者白跑一趟”。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是发自心底的同情和情义,他时刻体恤和顾念底层老百姓的“不容易”“难处”,“将心比心”地关心其他摊主和乡亲,用自己的拉面去温暖他们。这种朴实的善,瞬间就击中了我,让我泪流满面,想起小时候,想起自己曾有过的那些善良、朴素而伟大的情怀,他们被尘封了太久,久得我都快忘记了。 常念及别人“不容易”,便是怀悲悯之心,与菩萨无异。 “那年俺刚结婚,家里困难,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俺就跟亲戚学了这个手艺。”他家境贫寒,结婚前欠着一万多的外债,至今房屋简陋破旧,而且还是哥哥借给他住的,等于他连一套自己的破瓦房都没有。“我澄清一下,真没房子。我结婚时房子是我哥的,现在还住在老房子里,想过换房子,先给俺儿子换。”说到这里,“拉面哥”强忍泪水,房子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对于“拉面哥”来说也不例外。儿子十六岁了,妻子和儿子跟着他受苦他也很愧疚。他需要钱。可是为了多年照顾自己生意的乡亲们,他宁可只挣点微利,绝不涨价,而且坚持了十五年。他自己舍不得穿,但是拉面的原料和调料都要用好的、大品牌的。 针对自媒体说把打赏钱给了他的说法,程运付说:“我没有收到任何打赏,给我钱我也不会要的。我虽然钱不多也够花的,我不需要社会的救助什么的,我什么都不要,因为我年轻。”同时他还通过媒体奉劝那些打赏的人,大家赚钱都不容易,请慎重不要轻易打赏。 他穷,但很有骨气。山东先圣孟子说,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 “俺这个人重情义,心态好,俺能在家门口有地种、有个拉面摊,平时方便照顾孩子,挣点小钱就很满足了,不想着挣大钱。”他心态很好,早出晚归地出摊虽然非常辛苦,可他脸上总是挂着淳朴而满足的笑容。因此那张皱纹深刻、饱经风霜的脸,如此熠熠生辉。“我没有亏,只是少赚了点,每一碗面赚4、5毛。” 他深怀感恩之心,不忘乡亲的支持和帮助。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也许他们彼此还不知道名字,但是共同的生活背景和阶级感情让他们结下了深厚情义。 “拉面哥”说,这15年来,他干这个拉面摊,其实正是在大家的支持下,才能运转到现在。“很多都是十来年的老主顾,有的甚至从学生时代吃到结婚,现在都开始带着孩子来吃了。”“这些年,俺有大家照顾生意,才能挣到养家糊口的钱,慢慢让一家人吃饱穿暖,孩子也长成了十几岁的大小伙子。”程运付说,他对每一个来他摊上吃饭的顾客的光顾和支持都铭记于心。 “我把钱看得不重,我把人情看得重。”“这些老乡来吃俺的拉面十来年了,都是普通老百姓,平时干活出大力的,俺知道大家过日子都不容易,要涨价涨上1块钱,咱实在张不开那个嘴。”他身上饱含底层人民之间的同病相怜、惺惺相恤的温情,还有我们山东人重义轻利的优秀传统。所以他不但坚持15年只卖三块钱,还能不要钱——知道附近村里的老百姓也都不容易,有的吃完拉面不给钱,他笑笑说:人家可能也困难,不给就不给吧。“我结婚的时候住的还是我哥哥家的房子,家家都有不容易,人生都有不易的时候。”拉面哥背过身去,默默擦眼泪,又转过身来,开始继续干活。有的乡亲说身上忘了带钱,他也给人家做好拉面。“我不把钱看得重要,如果钱看得重要,就不会一直三块钱,我把人情看得重要。”钱很重要,但是我们可以不把它看得重要,因为在我们眼里,有更重要的。这就是山东大哥的厚道实在,这就是俺们山东! 有些人不善言辞,但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虽然在全网爆火,但他并没有飘,仍不忘初心,对自己定位仍清醒和明确,坚持本本分分,认真干好自己的工作,不慕虚名,不求超额收入,始终自立自强。对于突然的爆火,他说,等过去这阵风,我还是我。“我就是一个给农民做拉面的,他们(自媒体)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厉害的。我谢谢他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