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地图放在好拿的地方,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顶袋,并作好防泼水处理。若有戴眼镜,请先戴一顶前檐凸出的棒球帽再外罩雨帽,如此可令你视线较佳。遇雨马上穿雨具,勿因雨小而不穿,淋到落汤鸡再穿就来不及了!雨具以两截式雨衣为宜,雨裤用吊带支撑可防止下滑。雨具永远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背包之侧袋、顶袋或主袋顶部。短绑腿可防止雨水从裤管滑进登山靴内部。雨中记录是件苦差事,可用封口塑胶袋包装笔记本以防水。市面上有卖一种笔记本,可防止纸张因水浸湿或墨水量开。 千万记住,湿冷而裸露在外的皮肤远较贴着湿冷棉布的皮肤为保温。不论背包厂商如何夸耀其防水性,加罩一个防水罩在背包外是必要的。背包内的衣物、睡袋等要用防水袋或塑胶袋包好,硬壳保鲜盒可用来装易碎折潮的食品、药材、底片或火柴等杂物。户外小常识1、(推荐!)毛巾的另一种用途。就是最常见的纯棉毛巾,比较厚的那种。在剧烈运动之前贴身垫在背上,用来吸汗,结束后立即取出来,你会感到非常舒服,而且内衣变干的速度快多了。配合排汗内衣的效果更好,多带几条,可以多换几次。把毛巾塞进衣服里、铺平的过程比较麻烦,俺又是个很怕麻烦的人,但是只要知道前方有山要爬,俺决不在这一点上偷懒。2、(推荐!3、(推荐!4、(推荐!)鞋码的选择。几乎所有的教材上都说登山鞋的码子要大1到1.5号,俺的体会不是这样,俺穿鞋的体验从来是越穿越松——新鞋紧旧鞋松,早上紧晚上松,行进的时间越长越松。因此俺认为买鞋一定不要买大了,太大的鞋既不舒服又容易打疱,合脚才是最好的——当然前体是穿着厚袜子试鞋。5、(推荐!)鞋带易散。这个小毛病比较烦人,其实用橡皮筋扎一下就解决了。或者用各种家电的电缆线上带的那一小节捆扎线也可以,捆得更牢固。6、鞋垫打皱。鞋垫在鞋子里打皱的问题很多人遇到过,俺也被折磨无数次了,以前的办法是多带几双备用的鞋垫,终于有一次连换三只都先后打皱,于是俺采取了一个办法:用一块尼龙砧板(就是那种很薄、半透明、可以弯折的,关键是材料,类似就行)剪成鞋垫形状,然后和鞋垫简单地缝在一起,OK,彻底解决。此外,推荐一种超市里卖的所谓保健鞋垫,表面带颗粒的,牌子忘了,只要几块钱,比俺在户外店里花几十块钱买的鞋垫还结实。有人可能对它的颗粒心存疑惑,别担心,就是这颗粒才舒服。7、冲锋衣的命门。只要质量没问题,冲锋衣的结构是严格防水的,不过它有个命门——袖口。俺见过的冲锋衣,袖口和袖子的连接处都没有压胶。淋雨时间一长,此处必然渗水。始祖鸟这个地方倒是设计得很好,可是太贵了,买不起,所以对这个问题俺还没找到好办法,好在小臂出汗不多,衬个塑料袋对付一下拉倒。9、找路。除非你原本打算搞一次无人区穿越,从物资和思想上做好了自行开路的准备,否则,不管是暂时找不到路、还是打算抄点近路,都不要在明显没路的地方强行穿越。这样做你不仅可能受伤,而且根本节省不了时间和体力,老老实实转身、继续找那条已经存在的路才是明智的。不信的话可以多试几次,嘿嘿。10、(参考)行进节奏。俺看到比较多的说法是行进30分钟休息5分钟或者行进一小时休息10分钟。俺觉得这只能作为参考,每个人的体力和习惯不一样,适合的节奏也不一样,俺的节奏比较快,最痛快的走法是持续行进大约3个小时休息20分钟(水平移动)。俺也陪mm们走过好多次,老实说,比俺一个人行动累多了!爬升幅度比较大的时候感觉尤其明显。此外,就几天的安排而言,俺的习惯是在第一天比较慢,第二天再回复正常。必须让身体适应一下,否则很难受。11、(仅供参考)步幅问题。多数教材上说要用较小步幅迈步,俺的体会不同,长时间的行进中俺习惯于用较大的步幅(比平时走路的步幅稍大),这样感到更轻松一些。(因为减少了总的迈步次数,或许有利于减轻脚底的磨损?)12、中途休息时不要脱鞋。长时间行进脚一定会浮肿,脱了鞋一旦再穿是比较难受的。13、(推荐!)背包防水。登山包本身都有一定的防水性,防雨罩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用东西。但是,如果你被雨水持续不断地淋过三四个小时以上,你就知道防雨罩也不是完全可靠的。防水袋虽好但是容量有限,推荐用大塑料袋(家电包装的那种,够大)包裹衣物和睡袋。类似白马这样的溯溪活动这样做就更有必要了。14、怎么装睡袋。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压缩袋来装睡袋,错!这种办法俺早就抛弃了。睡袋反正放在最底层,不要额外包装,直接塞进背包里,然后上面该装什么装什么,只管使劲压。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空间,装好的包内部充实,外观饱满。15、(参考)GPS与登山表、指南针。这个话题其实有点多余,因为已经有很多人谈过了。GPS是个好东西,也很专业,可惜使用中的限制因素太多了:太耗电、太容易受天气和地形影响、反应速度慢,我们又很难搞到大比例尺地形图,还有一些时候万事具备,天上就是没有星星经过!登山表提供的海拔数据受气压影响大,但是测量相对高度还是比较准的。比较典型的一次,俺在山里走了一个星期,GPS竟然只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总共收到了3次信号,一路上的高度测量全靠卡西欧了。手表嘛反正带着不碍事,GPS有时候就可以精简掉了。很多人还喜欢携带军用指南针,比较流行的是62、65式。俺推荐定向越野用指南针(其实不是专业定向用的,是那种有机玻璃的,跟手机面积差不多的)。实际上军用指南针并不适合户外,偏重偏大,坡度计、里程计、速度盘、精确定向、测距等功能发挥不了太大用处,定向越野指南针轻巧简单实用,二三十块钱的质量就足够好了。16、(推荐)开路刀。狗腿当然很威风,但是对付南方山路上柔韧的荆棘和杂草,这玩艺儿实在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砍树当然不错,但是俺认为只要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都不应当动它们。俺自己找铁匠打了一把开路刀,长,细,薄,轻,锋利,开路非常好使。17、(推荐)水袋咀。鸭嘴兽水袋的吸管咀子是裸露的,容易脏,背包上肩时不小心还容易挤出水来弄湿后背。这个水管的吸咀是可以拔下来的,用装胶卷的塑料盒做个套子很容易。建议用富士的,白色半透明的比较醒目。18、(参考)水壶。要亮骚、表明你是一头户外驴,LAKEN、SIGG必备,要实用,军用套壶最好。性价比高,非常结实。LAKEN、SIGG倒是轻了那么一点点,可惜一撞就瘪,瓶塞子又很容易滑丝,而且,你需要将一壶水保存一个星期再喝吗?当然,饮料瓶子也非野外着装“户外运动”的英文为Outdoorsports,它包括的内容广泛,从一般的郊游或徒步旅行(tracking)到登山,攀岩(Rockclimbing),山地自行车(MTB)以及漂流、滑翔(Parglinding)等。因此户外活动服装的种类和款式也多,如登山有专门的登山防风衣和背带裤,滑雪也有专门的连体滑雪衫。但根据这些衣服的功能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即从内到外的三层,通常称为内层服装,保暖层服装和外套层服装。 首先说说户外运动对服装的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防水(雨)性,这是一项很基本的要求。其次是防风性能,因为象登山,滑雪或滑翔等运动都是在风速较大的环境中进行的,为了保持体温,防风性能相当重要,同时还有一些听起来较苛刻的要求,比如服装的透气性,这一切能可使穿着者保持身体的干爽和舒适。另外服装的耐磨性也不可忽视。 工为了适应以上这些特殊而苛刻的要求,户外运动服装从内到外的三层就应运而生。并非在所有的场合都必须穿着这三层服装,但这三层服装互相组合或单独使用足以应付各种复杂的环境。早期的户外服装材料都是使用自然材料,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大多数户外服装都采用先进的人造材料,只有象羽绒这样极少数的有着无可替代优越性能的自然材料被保存了下来。户外运动服装对材料的苛刻要求使得只有极少数的高科技先进材料被用于现代户外运动服装。内层服装有些象我们平时穿着的秋衣、秋裤。这类服装一般都贴身穿着,其主要作用就是使身体保持干燥并有一定的保暖作用。内层服装的材料是由一些导水性极强的材料制成的象美国杜邦公司的coolMAX,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速干性,有些材料在洗后10~15分钟即可变干。运动后衣服内层会积聚大量的汗液,就很容易着凉而引发感冒,在登山或极地探险活动中还会造成冻伤,这类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保温层服装包括羽绒,化纤棉类服装。这些衣服一般在冬季或比较寒冷的地区才使用。羽绒目前仍是被公认为最好的保温层材料。我们知道羽绒之所以能保温,就是因为其有保存空气的特性,因而羽绒服装的保暖性能主要取决于含羽绒量和充绒量这两个指标。含羽绒量是指羽绒中绒毛(Down)和羽毛(feather)的比例,含绒量越高服装的保温性和压缩性也越好,象在中韩联合登山队攀登西藏穷母岗日峰时穿着的“奥索卡”羽绒服绒量就在85%以上。充绒量是指服装中充入羽绒的重量,充绒量也直接关系到服装的保暖性能。虽然随着含绒量和充绒量的升高,服装的价格会直线上升。和羽绒相比人造化纤棉的价格要便宜许多,尽管整体性能仍无法和羽绒相比,但有些性能也是羽绒所无法达到的,比如被水浸湿后的保温性能能,人造纤维材料就明显优于羽绒。英国杜邦公司的五孔或七孔棉,3M公司的Thinsulate纤维棉,还有比较有名的polarguard3D/HV棉在各类户外服装中都比较常见。 还有一类服装介于保暖层和内层服装之间,这就是抓毛绒(fleece)材料制成的夹克和背心。抓毛绒(fleece)是对一类材料的统称,这类材料质轻,而且保温性好,据说同等重量的fleece和同等重量的羊毛相比,前者的保暖要强于后者。fleece材料的导汗性也很不错,缺点是防风性较差,在有些地方不能直接穿着,还必须加上一层防风外套。fleece夹克加上防风防雨外套这一组合已成为户外运动中非常流行的穿着方式。 外套层服装习惯上也称为全功能外套,它是户外运动服装中最重要也是取经典的部分。它们的款式为短风衣或束腰夹克的式样,大部分还带有帽子。内两层服装的不足都需要靠这一层来弥补,象保温层服装大都耐磨性较差,抓毛绒夹克的防风性也不是好。这类服装在设计上有许多独到之处,比如在这些服装肩部或肘部易磨的部们都会用上防磨的牛津尼龙布,在衣服的缝合处还压上一层胶,防止雨水浸入,在衣服的袖子下面还增加了拉链,在运动时可以拉开透气。所有这些设计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方便。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类服装都由一些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材料制成的,只要标有waterproof/breathable字样的材料或多或少都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美国W.L.GORE公司生产的GORE-TEX材料在世界上名气较大,历史也较长,“奥索卡”系列登山风衣采用POLYCRETHANE防水透气材料,性能也出色。所谓防水透气材料是指在布料的内层涂有一层胶质,其上有许多直径位于水分子和水蒸气分子直径之间的小孔可以排出水蒸气而雨水却无法透入,很好地解决了防水性和透气性这一对矛盾。 正是这些新材料的出现为户外运动带来了巨大变革,人类可以在冬季或雨季挑战世界最高峰,这是原来所难以想象的。美国的THENORTHFACE户外服装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奥索卡系列户外服装尽管历史较短但质量也相当出色,THENORTHFACE牌的许多款服装都是由生产奥索卡牌服装的利维高公司加工生产的。户外服装在价格上要高于一般的运动服,但其功能或耐用性大都超过人们的期望值,绝大部分都是物有所值。目前喜爱旅行登山和攀岩等各类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户外服装的重要性,其实对一位登山者来说,一件保温性好而且防风,透气的风衣在许多时候要比安全带或冰镐更为重要。常好。19、(推荐)不锈钢小口杯。超市有卖,7cm口径的比较合适,几块钱,用不坏。宿营时用这个,行进时用带吸管的水袋,搭配得非常好。不用时用小块挂挂在背包上,途中在溪流里舀水喝也很方便。20、(参考)太阳镜。俺的眼睛比较畏光,平时离不了太阳镜。但是进山一般不带,有顶带檐的帽子就够了——山里实在没甚么晃眼的东西。当然,类似神农顶那样开阔的地方另说,冰雪地带太阳镜更是必不可少——不过那时你或许更需要一只雪镜,而且必须是防雾的。在低温条件下,不能防雾的雪镜基本上就是废物。 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白癜风专家哪里最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99love.com/hxzy/22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