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皇后 松鼠名片 果壳网红色皇后,知乎queenred,科学松鼠会科普作者。文学专业,现准备考儿童文学硕士。 温馨提示:本文有微量剧透,无论你看没看过电影,都可以开心阅读。 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源自J.K.罗琳的同名书籍,讲述了《哈利·波特》世界里的魔法动物。臆想出的动物所具备的特性,不外乎“萌”或“猛”——前者唤起我们对婴儿的怜爱之心,想把它捧到掌心呵护;后者以主宰一切的力量与威势,使人心生敬畏(根据进化心理学,这是人类身为灵长目动物,对地位较高的个体表示服从的一种情绪)。神奇生物之所以引人入胜,也许正是因为,它们触及我们大脑中残存的“动物性”,直接撩到人性里最原始的部分。 数数看,这张海报上有多少种神奇动物。图片:theplaylist.net 萌兽:寻金高手与人类伙伴 1 宝藏在哪里 外形介于鸭嘴兽和鼹鼠之间的嗅嗅(Niffer),善于寻找黄金,让人心向往之,却为主人公带来了无数麻烦。似乎说明越大的诱惑越危险。 嗅嗅。图片:电影剧照 即使“麻瓜”也能依赖动物寻宝。块菌属的几种真菌,也就是松露,具有独特而浓郁的气味,即使隔着土层,仍然能吸引鹿、兔之类动物,把它掘出来吃掉。松露借此传播孢子。所以,寻找这些珍贵蘑菇的传统方法,就是让猪用鼻子把它拱出来。 问题是,猪和人一样喜欢松露,带着它找松露,随时都有几千美元被一口吞掉的风险。所以也有人训练嗅觉同样灵敏,更加听话的狗来找松露。不过,狗缺乏猪和松露间天赋的亲和力——对母猪来说,松露的味道魅力无穷,因为它含有类似公猪外激素的成分。 松露嗅探犬。图片:GerardLacz/MindenPictures 2 这棵树由我守护 长相如细枝的护树罗锅(Bowtruckle),在电影里非常可爱粘人,还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主角。但原作里这种动物钟情的是树木,如果巫师想伤害它居住的树,它会用尖锐的指头直捣人眼。 护树罗锅。图片:nerdist 金合欢属的一些树(Acaciaspp.),确实养着“保镖”——一群伪切叶蚁属的蚂蚁(Pseudomymexspp.)。 金合欢和伪切叶蚁,这两个刺还没有长成,长成之后会成为蚂蚁的居所。图片:Wikipedia 这些凶猛的蚂蚁经常在树上巡逻,咬死吃树叶和汁液的昆虫,金合欢周围40cm半径内,别的植物一发芽,就会被它们“除草”——咬掉。伪切叶蚁的毒针也很厉害,碰一下金合欢,蚂蚁士兵就会蜂拥而出,开始蛰人,感觉就如同掉进了一丛荨麻。 金合欢为它的保护者提供了丰厚的奖赏,有吃也有住。在它细小的树叶顶端,会长出富有营养的小颗粒,叶子基部还会渗出类似花蜜的含糖液体。金合欢的刺中心是海绵状的,蚂蚁在上面咬个洞,就能得到一幢现成的房子。 蚂蚁在摘取金合欢细小树叶顶端的小颗粒。图片:Phys.org 豢养蚂蚁“亲兵”的植物,已知有几百种,分属于不同的科目,它们的蚂蚁守护者也种类各异,说明这种植物与昆虫的亲密联盟,在进化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次。 金合欢刺上的蚂蚁洞。图片:BugoftheWeek 3 跟人类结盟?不是不可以 另一种蚂蚁不仅是树的守护神,也是人类的盟友。跟素食的伪切叶蚁不同,黄猄蚁(Oecophyllasmaragdina)是食肉的猎手。黄猄蚁的巢挂在树上,是用活树叶和蚂蚁幼虫吐的丝做成的。蚂蚁们在树上猎杀各种昆虫,作为食物。 一个黄猄蚁的树叶巢。图片:IngoArndt/MindenPictures 早在公元年成书的《南方草木状》里,就有记载:当时市场上出售蚂蚁窝,把它挂在柑橘树上,蚂蚁就会消灭柑橘害虫。这是最早的“生物防治”的例子。现在的柑橘园,仍然能见到与人类“结盟”的黄猄蚁。到冬天,果农会给它们搭小棚子御寒,还有鸡蛋和蜜糖水为蚂蚁补充营养。 为保护巢昂首摆尾,作出一副凶猛样子的黄猄蚁。图片MarkTaylor/MindenPictures 猛兽:鸟形蛇与蛇形鸟 电影中最威猛壮丽的怪兽,无疑是呼风唤雨的“雷鸟”和能根据环境变大变小的鸟蛇。这两只动物的共同点是:又像鸟类,又像爬行动物。 雷鸟也是伊法魔尼魔法学校四学院的代表生物之一。图片:MarkBrown-Writer 1 半爬行半鸟类的神 “雷鸟”(Thunderbird)的电影形象和原型(印第安传说里的神物),都显然是鸟类,它身后长长的,拖行的尾巴,也让人想起鸟类的羽饰,如极乐鸟的尾羽,或旗翼夜鹰特长的翅翎。 旗翼夜鹰(学名Macrodipteryxlongipennis)为了求偶,雄鸟的两根翅膀羽毛变得极长。图片:AlexMartínRos 但它的三对翅膀都可以拍动,后两对翅膀是连在尾巴上的,如果这条尾巴只是一束羽毛,翅膀内的骨骼和肌肉将无处依附。所以,这是一条有骨有肉,属于爬行类的尾巴。此外,它的竖直瞳孔也很像蜥蜴。 “雷鸟”。图片:harrypotter.wikia 在各族的神话传说中,爬行类(尤其是蛇)和鸟的联系常常出现。这两者仿佛地与天,水与火一样,具有对应的天性。一个阴冷、沉默、低调,蜿蜒在暗处,随时准备着咬人一口,看似笨拙却有致命的危险;一个吵闹、开朗、喜爱白天,拥有美丽蓬松的羽毛和高体温,仿佛太阳、火焰的化身。然而很多古代文化都将二者结合到一起,构想出了半爬行半鸟类的奇异形象。 阿兹特克人的羽蛇神。图片:Wikipedia 阿兹特克、玛雅文明信奉的羽蛇神,是一个善良、睿智的神,创造人类,并教会了人类知识和美德。阿兹特克人称羽蛇神为Quetzalcoatl,“Quetzal”的含义为凤尾绿咬鹃(Pharomachrusmocinno),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受到中南美原住民的喜爱和崇敬,他们用它的羽毛,做成贵族和巫师的头饰。 凤尾绿咬鹃。图片:ThomasMarent/MindenPictures 2 会飞会变形的蛇 在《哈利·波特》第二部里出现的蛇怪(Basilisk),也是有鸟和爬行类双重特征的生物。早期的蛇怪形象,出现在老普林尼的《自然史》里,是蛇中最毒者。后来在欧洲改编成鸡蛇怪,传说它生自公鸡蛋,是由癞蛤蟆孵化的,外形又像毒蛇又像公鸡,目光可以把生命变为石头。 蛇怪。图片:cvdart/deviantart 鸟蛇(Occamy)拥有鸟的翅膀和羽毛,全身如孔雀般绚丽,巢是用树枝盘绕而成,像鸟巢。鸟蛇的外形有几分像羽蛇神,但根据原著,鸟蛇是来自印度和远东的动物。看来罗琳另有想法。也许我们应该在现实动物中寻找会飞、会变形的蛇:天堂金花蛇(Chrysopeleaparadisi),可以张开肋骨,把自己变成扁扁的形状,获得更多升力。从树上跳下,它可以滑翔米。更让人兴奋的是,“飞蛇”生活在东南亚,在印度有分布。 天堂金花蛇滑翔时身体的横截面。A展示形态;B展示腹侧视图;C是几何截面,c=25.4mm。图片:jeb.biologists.org 3 飞翔的恐龙 半爬行类半鸟类的动物,不仅吸引巫师,也让“麻瓜”入迷。“恐龙”这个词,像“巫师”一样,足以吸引全世界的孩子和童心未泯的大人。恐龙既然属爬行类,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还有恐龙迷)想当然地认为,它们是冷血、带鳞、笨拙的动物,四肢弯曲,腹部着地,如同丑陋的大鳄鱼和巨蟒。 年绘制的恐龙模型图,这些模型在英国的水晶宫(CrystalPalace)公园建成并展览,这是第一次公开展出恐龙复原的形象。图片:PaulDStewart/naturepl 但随着古生物学的进步,恐龙的形象从“蛇”逐渐向“鸟”靠拢,恐龙是温血的,能直立行走,身手敏捷,外表比鳄鱼华丽。从年发现中华龙鸟开始,中国已出土了几十种带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小盗龙亚科(Microraptorinae)的一些恐龙,身材瘦小,四条腿上都长着又长又硬的羽翎,好像四只翅膀,长长的尾巴上也披着羽毛。再没观察力的人,都能看出它们和电影中“雷鸟”的相似处。 杨氏长羽盗龙(Changyuraptoryangi)。图片:S.Abramowicz,DinosaurInstitute,NHM 年,古生物学者徐星和郑晓庭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对“麻瓜”学术界造成的震惊,大概不亚于“雷鸟”的霹雳。他们参考比较了多种带羽毛的恐龙,和一种大名鼎鼎的“具有爬行类特征的鸟”——始祖鸟(Archaeopteryxspp.),画出了鸟类和恐龙的进化树。始祖鸟兼具丰满的羽翼,和有骨有肉的“蜥蜴”长尾巴,一直被尊为“最古老的鸟”。徐星等人认为,始祖鸟比起鸟类,更接近于恐龙,这个发现与进化论并不相悖:一些新发现的小型恐龙,和鸟的亲缘关系,甚至近于始祖鸟。 始祖鸟化石。图片:visualsunlimited “恐龙是鸟类祖先”的观点,已得到古生物学界普遍的认同,爬行类和鸟类看似迥然不同,“麻瓜”却发现,两者有着实实在在的联系。甚至有一些动物,扑朔迷离,你分不清它是鸟类还是爬行类,这是连巫师都预料不到的。 (排版:小岚欧欧)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99love.com/hxzy/45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