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农村是我们公认的贫穷落后,但是却也将更多的坊间俗语流传下来,更加验证了我国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古老民族。很多俗语虽然表面感觉没有任何价值,但如果去进一步探索就会发现每一句话都不是废话,甚至还总结了很多生活经验。 农村的俗语通俗易懂,更是为了方便理解记忆,因此通常都是采用了白描的方式记诉。很多言语表面上平淡无奇,但当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就会发现真的就是那么一回事。其实民间俗语并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经过一代代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总结而来。 家长长辈经常说姜还是老的辣,的确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老人的几句简单的言语就能轻易化解。农村的老人虽然没有几个上过学,但嘴里的大道理却总是一抓一大把,你要是问他哪来那么多经典又犀利的言辞,他只会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也许是新时代的发展让我们忽视了祖先的力量,其实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大多数都是精华,对我们的成长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农村的俗语其实大多数都是围绕着生活展开的,也是老人将一些生活中的日常常识总结成一些经典语句方便后人记忆。 上岸甲鱼莫伸手 自古以来农民都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他们习惯了就地取材。特别是生活在农村资源匮乏,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选择捕猎或者打捞为生,幸运的时候能够抓到足够丰盛的野味果腹。因为没有先进的工具,农村的生活只能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瓜果蔬菜他们可以靠种植,但是却不能维持他们每天的体力消耗,肉食就是他们最主要的食物。当然这只是古人,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新时代的带领下农村早就今时不同往日,家家户户的生活和城市不相上下。 然而农村的那些俗语依旧还在流传,那么古人在生活中总结的这些道理又有什么意义呢?特别是古人对于一些动物的习性也做出了简易的描述,我们常听说“上岸甲鱼莫伸手”又是什么意思呢? 甲鱼其实只是我们对它的俗称,它的学名就是“鳖”,我国土生土长的鳖有“中华鳖”、“沙鳖”、“山瑞鳖”等。甲鱼一般都生活在水中,因此想要抓获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因此物以稀为贵导致甲鱼的身价也上涨了很多。 生活在南方的人应该对于甲鱼更加了解,作为一种两栖动物甲鱼不仅能生存在水中,偶尔也会浮出水面到岸边透口气。甲鱼是一种肉质肥美的鱼类,并且也是一种上好的补品,因为营养比较丰富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由于过度捕捞现在的野生甲鱼已经成为保护动物。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是经过人工养殖培育出来的。但是在早些年甲鱼只是一种普通的鱼类,但却因为难捕捞而闻名。作为一种恒温动物,只会待在舒适的水中,只有冬日水温下降后才会出现在岸边。 虽然甲鱼会在岸边晒太阳,但警惕性却十分高,只要见到有人靠近一溜烟就逃掉了。因此也留下了这样一句老话“花钱就像鳖下水,挣得难花的快”。当然鳖上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要产卵的时候,他们虽然生活在水中,但是在产卵的时候就会上岸。 为了有利于生态平衡,让任何鳖达成一种互利互惠的生存环境,在鳖产卵的时候老人会劝告年轻人不要抓。毕竟如果大肆抓捕就会造成失衡,导致以后这种生物会消失,因此就有了这样的规定在每年7月甲鱼产卵的时候不允许捕捞甲鱼。 二、下山野鸡不能追 野鸡是一种非常寻常的生物,但由于人们的抓捕近几年也消失在人们的视眼中。由于野鸡身上有着长长的羽毛非常鲜艳,虽然体型不大但却非常美丽。并且野鸡经常会出现在人们的田地中,更可恶的是会吃掉农民辛苦种植的粮食,因此抓捕野鸡的行为在农村十分常见。 野鸡属于鸟类,虽然羽毛很长但是飞行能力却不行,就像我们的家鸡一样飞不了多远。但是在下山的时候野鸡飞翔的距离会明显会增加,由于是滑坡因此比较省力,即使不善于飞翔也能滑翔很远。因此下山野鸡不能追也是有原因的。 总结: 农村的俗语虽然比较浅显易懂,但是却总是恰到好处地解释了很多自然常识,也给了后人很多告诫。古人虽然封建但却懂得保护自然,明白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存的道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又怎么能违背老祖宗的教诲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99love.com/jsyl/125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