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http://m.39.net/pf/bdfyy/ 从鲁班发明木鸟的传说开始到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用了两千五百年,从莱特兄弟的飞机上天到加加林踏足太空只用了不到六十年。现代科技成果日新月异,或许你们手中的滑翔机有一天会飞向月球。 01 月宫一号实验室参观 上午,营员们云上参观了月宫一号实验室。月宫一号实验室是由刘红教授团队发明的“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四生物链环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将为建立月球基地等深空探测活动中,航天员的生命保障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撑。课程上介绍了月宫一号的工作过程、“月宫”计划成功的重大意义等。 刘红教授亲自在课程中为同学们讲解了生命保障系统对于人类太空活动的重要性,研究的困难程度以及月宫一号各模块及作用。 通过刘红教授的讲解,同学们对空间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生命保障系统的原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无论是月宫一号舱内的空气循环、水循环,还是研究人员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这些复杂高深的知识体系在刘红教授生动形象的讲解下变得易于被营员们所理解。 02 手掷滑翔机学习与制作 下午,同学们先后通过云上科学营平台与腾讯会议学习了手掷滑翔机的飞行原理与制作。北航航模队的队员们先后为同学们介绍了飞机的飞行原理、人类飞行的历史、滑翔机飞行原理、手掷滑翔机制作流程等。 在认真学习了手掷滑翔机的制作流程、注意事项与飞行秘诀之后,营员们开始迫不及待的动手制作起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营员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吧! 手掷滑翔机成品展示: 通过别开生面的动手实践课程,营员们不仅学习到了滑翔机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了营员们对航空航天的兴趣。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营员们一定能怀揣梦想,探索科学! 03 小组讨论 在晚上的小组讨论中,各营发挥创意,结合本组特色,安排了观看天问一号科普视频、科学营回忆、分享高中学习经验等活动。 营员感想 高梦芝: 转眼间科学营活动就要进入尾声了,真是令人恋恋不舍。伴随着午后的阳光,在王旭枫学长的讲解下,懂了关于飞机的历史、飞机升天的原理以及滑翔机制作的详细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瞬到了下午,贴心的辅导员老师们为我们展示了制作的全过程,看着他一点一点的粘、慢慢的粘合,那份认真,确是我们该学习的,滑翔机飞出去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虽然隔着屏幕,我们依然能感同身受到互联网那一端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期待着,自己动手制作的那一刻。 看着和煦的阳光撒在窗框上,仿佛在远方,有一架飞机正冲向蓝天。 黄俊杰: 时光飞速,今天已经是我们在北航云上科学营活动的第4天了。继昨天无人机的学习后,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航模的了解。上午,我们聆听了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的故事,以及月宫一号的研发经历。科罗廖夫克服了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科研,最终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同样地,密闭环境下维持生命以及发射成本亦对月宫一号的研发工作形成挑战。经过科研人员以及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任务最终圆满完成。如此对科研的奉献精神使我感动。 中午,我们通过一段北航航模队的宣传片,简单地了解了航模队参与的各类比赛以及获得的奖项,激发了我们对航模的兴趣。下午,我们学习了基本的飞行原理,并在航模队成员的讲解下制作简易的滑翔机。从开始的机身拼接,到最后的配平结尾,看似简单,却存在许多微小的细节。一旦忽略,便会直接影响滑翔机的制作乃至飞行。细节决定成败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科研工作者的艰辛,也在实践中懂得了注重细节的意义,开阔了科学视野,明白了科学精神。 石嘉鑫: 科学营即将进入尾声,经历了四天向各类文学大师的学习,让我的视野得到了充分扩展,全面了解了北航的风采和现代科学的独特魅力。 我们的先辈通过自己夜以继日的工作才成就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发展,而克罗廖夫正是这一代伟大科学家中杰出的代表,他在生活中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原因,从而失去对科学探索的渴望,他不断的去学习、去扩展自己的视野,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坚持研究,他为人类的航天发展贡献出自己宝贵的力量,他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需要学习的发扬的,到了下午仍然是我们动手实践的过程,由老师的指导亲自去制作一架属于自己的航模,这过程虽然是艰苦的不易的,但结果却是甘甜的,让我们亲身去体会自己付诸劳动时和劳动之后,所感受到的艰辛和欢乐,这种感觉是独一无二的。 各类文学大家们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亲身实践过程,都体现出了由热爱学习到动手实践这一过程的重要性,现代科学技术的一步步发展,正是需要我们青少年不断的去开拓创新、动手实践,共同建造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 马洋: 今天学习了飞机能飞起来的原理,还自己制作了一个木制的航模。 平时坐飞机看到起飞降落时记忆的变化,也思考过为什么,今天算是得到了正式的原理。飞机的机翼的上下两侧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上侧的要凸些,而下侧的则要平些。根据流动力学的原理,当飞机滑动时,机翼上侧的空气压力要小于下侧,这就使飞机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浮力。当飞机滑行到一定速度时,这个浮力就达到了足以使飞机飞起来的力量。于是,飞机就上了天。 制作航模无疑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一直以来,我的动手能力就不太强。开始制作,主要的难点还是控制机翼的角度,有一个合适的角度才能让飞机有足够的升力。角度大概要45度左右,这需要自己动手削出来一个角度。虽然困难重重,我还是成功了。在调整完中心后,我进行了试飞,可惜的是,由于两个角度有点偏差,导致飞机总是拐弯。除开这点外,飞机还是能飞的很远的。 倒数第二天的课程结束了。从滑翔机到月球基地,我们的思绪在空中翱翔,步伐愈发坚定。仰望星空,脚踏大地,我们不会忘记眼中的明月和手中的飞机。 文案 李昱增 编辑 姜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99love.com/jsyl/99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