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俄罗斯新航母将搭载第六代无人机 远望智库技术预警中心侯兵编译 目前由于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航母已经老迈不堪,与其无休止的维修,还不如建造新的航母。两艘型通用登陆舰已经铺设龙骨,据称每艘造价亿卢布,不及“库兹涅佐夫”的维修费。据推测,如果基于通用登陆舰订制新型航母,航母舰体的造价未必会超过通用登陆舰。 近十五年俄罗斯经常提起“暴风雪”号航母方案,在重量尺寸方面接近于美国的“尼米兹”级。“暴风雪”号造价高达亿美元令人望而却步,而且除了“暴风雪”号,还要建立整支航母编队,包括研制雅克-44舰载预警机、构建航空兵联队训练系统。显然俄罗斯目前的预算不可能为海军提供这笔巨额经费。 一、新航母编队的设计 1.新航母编队的主要任务 -为陆上作战提供空中支援,包括协助在遥远战区的登陆行动。作战纵深距航母编队-千米; -打击敌人的舰艇编队; -对半径0千米的海上态势实施侦察; -在航母编队前方千米借助舰载无人机搜索敌人的潜艇。 任务的局限性体现在,俄罗斯轻型航母编队不应与对手的航母战斗群正面对抗。对敌人领土实施突击时,舰载航空联队的无人机不应距敌驻扎战斗轰炸机的机场千米以内。一旦无人机蜂群遭到敌战斗轰炸机的突然攻击,只能与其展开远距空战,并迅速向己方航母后撤。 2.重量尺寸性能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新航母的造价,其排水量应局限在20吨,即与通用登陆舰(×33米)大致相当。下一步舰艇专家应考虑造船台、干船坞的尺寸,评估一下哪个更有利:是保留上述尺寸还是改为更加适合航母的尺寸——×28米。舰首应该是滑跃式甲板。据推测,选择×28米的概率更大。 3.防空导弹的选择 对俄罗斯而言,在新型航母上只安装近程防空导弹远远不够,目前没有强悍的导弹驱逐舰,“戈尔什科夫”护卫舰也难堪大任,无法完成反导任务。这种情况下新航母上不得不安装真正的远程防空导弹。 反导雷达应采用4部面积70-平米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此外,上层建筑应该有多用途雷达、电子对抗与敌我识别系统天线。而上层建筑中找到如此大的面积比较困难。 4.上层建筑 据预测,上层建筑应充分利用甲板的宽度,并尽量接近舰首。上层建筑下部高7米,是空的。空舱室前部、后部由闸门封闭。起降时闸门打开,偏离舰舷5度向两侧敞开。 偏离5度形成喇叭口,一旦无人机着舰偏离跑道中线较多时,这一喇叭口可以防止机翼直接撞到上层建筑。为了防止事故,在上层建筑空出舱室的天花板上要安装消防设备。这样一来,跑道的宽度仅仅受限于上层建筑下部的宽度,可以达到26米,翼展18-19米、垂尾低于4米的无人机起降没有问题。此外,这一空余空间可用作机库,部署两架值班的战斗轰炸无人机,时刻整装待发,有可能发动机保持开车。 上层建筑在甲板之上的高度应不低于16米。前部、后部、侧面安装反导有源相控阵雷达。 威胁时期舰尾甲板还应有6架战斗轰炸无人机,携带4枚R-77-1中距空空导弹或12枚近距导弹。这样一来,跑道的长度可以缩短至米。 二、航母无人机运用构想 据推测,对无人机而言,空战只是一种意外情况,战斗轰炸无人机应该采用亚音速。小型航母应配备小型无人机,便于运入机库,需要的跑道长度也更短,甲板厚度更薄。应该把战斗轰炸无人机的重量限定在4吨以内。这样舰载航空兵联队可以下辖40架无人机。据预测,无人机的战斗载荷将达到-千克,由于起落架不高,无法在机身下携带一枚重-千克的导弹。因此,最大载荷应该是两枚各重千克的导弹。不能再增大无人机的起飞重量,否则不得不增大航母的尺寸,又会恢复原先的常规航母。 目前有重量在千克以下的空面导弹,通常射程不远,无法从敌人中程防空导弹杀伤区之外发射。空空导弹只能采用R-77-1中距弹,射程千米。如果考虑到美国的AMRAAM导弹射程千米,无人机在远距空战中获胜将很成问题。由于R-37远距空空导弹重达千克,不适合。因此,需要研制替代型装备,如滑翔炸弹和滑翔导弹。 由于重量轻,战斗轰炸无人机无法携带有人歼击轰炸机上的所有设备。因此,需要研究复合式方案,例如,机载雷达与电子对抗系统实现融合,或者把无人机双机作为一个整体:一架装备机载雷达,另一架携带光电和无线电技术侦察设备。 如果要求无人机遂行近距空战任务,应承受有人歼击轰炸机无法承受的过载,如15g。与操作员之间应建立全向抗干扰通信链路。这样一来,战斗载荷会进一步下降。为了使研制工作更加简便,应限制远距空战,此时过载5g即可。 地区冲突中,经常要对低造价目标实施打击,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不划算——过于昂贵,导弹重量过重。使用滑翔弹药可以降低重量、价格,增大射程。因此,无人机应以最大高度飞行。 第二种无人机——预警无人机,为航母提供信息支援,应可以长时间值班(6-8小时),因此,其重量可以达到5吨。尽管重量轻,预警无人机的性能应接近E-2C(重23吨)。 由于雷达天线占无人机的一大部分,因此,为了不影响侧面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应研制V字型机翼。 三、舰载无人机令人耳目一新 美国“全球鹰”无人机采用客机发动机,为了在稀薄的大气条件下飞行,发动机进行了相应改进。重14吨、翼展35米、速度千米/小时,可以达到20千米的升限。 俄罗斯的舰载战斗轰炸无人机翼展应不超过12-14米,机身长约8米。根据战斗载荷和油料情况,升限应在16-18千米,巡航速度-千米/小时。 无人机的推重比应足以获得不低于60米/秒的爬升率。留空时间不少于2.5-3小时。 战斗轰炸无人机机载雷达的性能如下: 为了实施远距空战,机载雷达应配备两部有源相控阵天线——位于机头和机尾。下一步可以确定机身的准确尺寸,据预测,机载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口径为70厘米。 主要任务是使用5.5厘米波长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各类目标。此外,需要压制敌人的防空雷达。在小型无人机上安装大功率的电子对抗系统十分困难,因此可以使用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取代电子对抗系统。为此,需要保证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波段宽度超过被压制的雷达。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做到这一点。例如“爱国者”地空导弹雷达的工作波长是5.2-5.8厘米,主要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将其覆盖。为了压制敌人战斗轰炸机的机载雷达和“宙斯盾”的制导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要具有3-3.75厘米的波长。因此,出动完成具体任务前,需要设置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工作频段。可以提前设置为:机头有源相控阵雷达——5.5厘米,机尾——3厘米。机载雷达的其余模块是通用的。机载雷达的能量潜力至少要超过任何电子对抗系统的潜力。因此,作为干扰机使用的战斗轰炸无人机可以掩护从安全空域展开行动的机群。为了压制“宙斯盾”雷达,无人机有源相控阵雷达还要具备9-10厘米的波长。 四、制导滑翔弹药 主要是指滑翔炸弹和滑翔导弹。 美国的GBU-39滑翔炸弹用于打击固定目标,采用GPS制导或惯导,造价约4万美元。 显然,滑翔炸弹直径20厘米,GPS接收机无法高效对抗敌人地面电子干扰系统。因此,要改进制导系统。新型号已经采用有源导引头。制导精度减至1米以内,当然滑翔炸弹的造价也提高至20万美元,对地区战争不太适合。 1.滑翔炸弹 滑翔炸弹可以放弃格罗纳斯制导,转入指令制导。如果机载雷达能在地物反射中发现目标,具备一定的无线电对比度,这是可行的。为了对滑翔炸弹进行制导,应该安装: 惯导系统,可支持滑翔炸弹的直线运动,尽管只有10秒; 低空高度表(低于米); 将机载雷达询问信号回传的无线电接收机。 机载雷达可以下面三种状态之一发现地面目标: -目标很大,在物理光线状态地面反射背景下可以被发现,战斗轰炸无人机飞行时直接攻击; -目标不大,只有采用合成波束才能被发现,即需要从侧面观察目标几秒; -目标不大,但以10-15千米/小时以上的速度运动,可以按照这一特征进行区分。 制导精度取决于,一架还是两架战斗轰炸机无人机实施制导。一部机载雷达测量滑翔炸弹的距离误差是1-2米,但方位角测量误差很大——一部雷达测量时,为0.25度。如果监视滑翔炸弹1-3秒,侧向误差可以减小到滑翔炸弹投放距离的0.-0.。距离千米投放时,侧向误差等于50-米,只适于攻击面状目标。 应该联合使用两架相距10-20千米的战斗轰炸无人机。借助格罗纳斯,战斗轰炸无人机的相对坐标是已知的。通过测量滑翔炸弹距两架战斗轰炸无人机的距离,建立三角形,可以将误差减至10米。 如果需要更精确的制导,就要加装电视导引头,可以距离1千米以上发现目标。可以考虑把电视画面发送到航母上的操作员。 2.滑翔导弹的使用 选择的空战战术规定:一旦发现遭到敌人战斗轰炸机攻击,己方无人机需要远距发射导弹,并立即返回自己的航母。由于R-37远程空空导弹重达千克,根本不适合无人机携带,而中距空空导弹R-77-1基本适合,其重量也不轻——千克,射程略近——千米。研究一下滑翔导弹的运用: 据推测,无人机位于17千米的高度。假设敌人的战斗轰炸机采用米/秒(1千米/小时)的巡航超音速在高度15千米、以60度角对其发动攻击。无人机为了避开战斗轰炸机需要转向度,飞行速度为米/秒、过载4g时,转弯需要12秒。如果滑翔导弹重60千克,无人机的战斗基数可达12枚。 看一下空战战术。当无人机处于最不利的态势(依靠外部目标指示)时,遭到敌人战斗轰炸机的攻击。战斗轰炸机发射导弹前不关闭机载雷达,无人机通过自己的机载雷达发现它。使用机群4部机载雷达展开群扫描,对敌人普通战斗轰炸机的探测距离足够远——千米,对于F-35会下降至90千米。借助航母上的反导雷达,对于飞行高度为15千米的F-35,探测距离可达千米。 当与敌人战斗轰炸机的距离缩短至-千米时,无人机要做出决定立即返航。如果考虑到空战在15千米以上的高度进行,几乎没有云。无人机借助电视或红外摄像机可以判定,敌人战斗轰炸机发射了导弹。如果战斗轰炸机处于航母反导雷达探测区内,反导雷达可以发现敌机已发射导弹。 如果战斗轰炸机继续接近,不发射导弹,无人机就可以投放前两枚滑翔导弹。投放后,滑翔导弹展开升力翼,开始向规定方向滑翔。无人机此时继续转弯,当滑翔导弹处于机尾有源相控阵探测区时,可以截获滑翔导弹进入跟踪。距离10千米的两枚滑翔导弹继续滑翔,采用钳型攻势截击战斗轰炸机。当滑翔导弹距战斗轰炸机30-40千米时,操作者发送指令启动滑翔导弹的发动机,导弹将加速至3-3.5马赫。滑翔期间,滑翔导弹的高度已经下降了1-3千米,可以认为,此时导弹的能量足以弥补高度的损失。滑翔导弹应安装应答器,确保高精度制导导弹。不需要雷达导引头,简单的红外或电视导引头足矣。 如果敌人战斗轰炸机在追击过程中接近无人机至50千米处,可能发射导弹,这种情况下滑翔导弹可以采用反导模式。使用常规方法投掷滑翔导弹,弹翼展开后,滑翔导弹向敌人的导弹转弯,并启动发动机。因为是在迎头航线上进行拦截,光学导引头并不需要很宽的视界。 为了实现这一战术,航母需要预先研究获取目标指示的方式,主要信息源是预警无人机。 五、结论 上述航母方案的造价只有“暴风雪”号航母的几分之一; 在效费比方面,新航母远胜“库兹涅佐夫”; -强大的防空导弹保证航母编队高效的防空反导,无人机经常对敌人的潜艇展开搜索; -与典型的导弹相比,无人机的滑翔弹药要便宜得多,在地区冲突中可以实施长期空中掩护; -对支援登陆作战而言,新航母很理想; -航母上搭载的预警无人机可以为其他舰艇编队提供目标指示; -研制的航母、无人机、滑翔炸弹、滑翔导弹可成功用于出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99love.com/mlhx/102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