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华北大门,有一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特色精品村——婺城区新狮街道沙溪村。这里不但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而且村民团结、邻里有爱、家庭和睦。不过,过去的沙溪村,人居环境较差,村民们“等、靠、要、懒”的思想也十分顽固。如今,沙溪村“脱胎换骨”,从薄弱村变身为样板村。 “花木之窗”领航乡村振兴 盛夏八月,位于沙溪村的金华“花木之窗”市场内,南来北往的货运车辆络绎不绝。40多岁的黄国寅在摊位上整理水生植物,他的妻子忙着接待前来购花的市民和游客。 黄国寅是乾西乡湖头村的花卉种植户,五年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花木之窗”市场内开设了余平方米的摊位,专门经营月季花。受益于免水电费、免管理费、免摊位租金等一系列市场减免政策,他得以轻装上阵,经营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市场的辐射带动力越来越强,每年外地客商不计其数。”他笑着向记者介绍,仅今年上半年他就已销售月季20余亩。 年,在沙溪村党支部书记楼少宏的带领下,沙溪村创新打造了亩的“花木之窗”产业园一期。经过近5年的运营,市场内已有家经营户入驻,并逐渐成为年销售额10亿元的综合花卉集散中心。同时,市场常年为黄国寅等30个左右花卉种植大户免费提供商铺,以此带动了一大批花农走上致富路。 此外,“花木之窗”的商户来自全国11个省市,也为沙溪村带来了可观的房租收入。沙溪村村民余晨波就实实在在尝到了市场带来的甜头。市场经营户带来的房租经济,让他家的房子不愁出租,一年光房租收入就有近6万元。“一室一厅每月租金七八百元,还非常抢手。”他说,在村里有出租房的村民非常普遍。 今年上半年,在各地出台的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中,“培育夜经济”一词高频出现。这让楼少宏又有了新的想法。经过筹备,占地余平方米的龙虾广场在“花木之窗”应运而生。自从5月11日营业以来,夜夜爆满,最多一晚销售了90桌龙虾。龙虾广场边上,还有5节将被改造成为轻食餐厅的绿皮火车,不久之后将给前来逛花市的市民提供更多的美食选择。 一个市场,激活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在市场经营得风生水起时,楼少宏又在思考着市场的转型升级。 近日,在沙溪村办公楼里,沙溪村两委与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的工作人员、新狮街道工作人员,热烈地探讨“花木之窗”产业园二期的发展规划,为下一步图纸修编、报批省里做冲刺准备。依托这张蓝图,沙溪村将把“花木之窗”产业园打造成一个集“产业、文化、科普、旅游、休闲、美食、生态”七位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花旅综合体。 “今年我们计划整村流转土地亩,开展‘花木之窗’二期建设,让全村村民都享有旅游经济、土地租金、就近就业等红利。”楼少宏信心满满地说,随着以龙虾广场为特色的美食版块上线,接下来,迷宫、秋千、滑翔伞运动等娱乐项目也将逐步引进,其中热气球刚刚到位,不久就可以推向市场。 “沙溪精神”创造幸福生活 晚上6点多,村民刘志强一家人沿着清澈的通园溪边走边欣赏风景,与往常不一样,散步人中多了一张年青姑娘的面孔。一路上,从韵味十足的国学公园,到风景优美的殿山公园,再到别具匠心的景观带,前面夫妻俩有说有笑,后面儿子与儿媳有商有量,收获了无数羡慕的眼光。 “儿子与儿媳,是去年11月订的婚,准备今年10月摆酒席。”刘志强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村子美了,儿子找媳妇都容易了。 然而,几年前的沙溪村是新狮街道有名的差村,环境脏乱差、治安秩序差、违章建筑随处可见,连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也经常难以正常召开,村民参与村务工作的积极性日益降低。 改变始于年。这一年,楼少宏带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为契机,科学谋划、拼搏实干,下定决心改变现状。通园溪是贯穿沙溪全村的河流,由于多年生活污水排放,成了村民掩鼻而过的臭水河。年5月,楼少宏决定为通园溪进行一次彻底清淤。不过,通园溪上有九座小桥,由于机身过高,桥高过限,挖土机不能通过小桥,使得清淤陷入僵局。 无论如何,桥下的清淤工作都必须进行。楼少宏与村委陈升中、挖机操作人员三个人开起了碰头会。三个人仔仔细细地对桥的高度和挖机的高度进行丈量,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是,如能将挖机的操作室进行拆除,只留一个小凳子,操作人员将头低着,就可以勉强通过。果然不出所料,操作室被拆除后,挖机从桥下钻了过去。楼少宏眼见困难被攻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