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两天的教育创新峰会信息密集,滋养丰富,我花了整整三个星期去消化,还特意重温了研究院自媒体平台教育思想网发布的每一篇演讲稿整理,并再度凝炼语言,并试图以我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复述和分享丰厚的学习成果。 喜欢LIFE教育创新峰会这个命名,用杜威先生的一句话就可以读懂:学习即生活。我更喜欢今年的大会主题“学无边界”,新的教育纪元已经开始,我们别再用“没办法”三个字给自己找借口,继续伤害孩子了。在这个教育创新的大好时代,没办法也会有办法,界限里、规则里没有办法,那就走出边界去。 峰会13场跨界演讲,9大主题论坛,8个自由沙龙,5个工作坊,可谓大咖云集,有高层领导,有境外嘉宾。但首场发言的竟是个教育局外人——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先生,一个不明觉厉的抬头。这个局破的好,第一个环节不是领导致辞就已经开始创新。 梁先生用了很多很炫的图表,讲了很多很潮的术语。说老实话,我没有完全听懂、看懂,但这是好事,都听懂了就没必要来上课了。这并不妨碍他给这个大会定了一个很高的视角,很远的起点:明天已经太迟,后天已经逼近。 工业化、农业化、现代化时代如此不同,它所对应并依赖的教育形态也理当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这代人已经注定要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我情愿躬起我的背,给年轻的浪花一个更高的支点,让它溅得更高,飞得更远,直接映出彩虹来。 第二个出场的才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掌门——杨东平院长,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我最尊重的教育学者之一。虽然是第一次谋面,但是我们双手紧握超过西方礼仪规定的时间,并不因为我们是老乡。 杨院长从杜威说起,以“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高度概括了教育变革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两个突破,他还总结了几个教育破框过程中几个关键性的转变:突破教室和学科界限,把学习延伸到家庭;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突破单一答案、统一标准;做机器人不可能替代的事,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