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展出了众多先进武器装备,这航展还没结束呢,印度三哥就不甘示弱地开始搞事情了。 印度著名的国防研究组织(DRDO)透露,11月17日的时候,印度在阿卜杜勒·卡拉姆岛的综合导弹靶场搞了一次所谓“高超音速导弹”的测试,这个岛在东海岸奥里萨邦外海大概10千米的地方呢,测试代号据说是LR-02,而且测试成功了。 听到这个消息,三哥家的网民那叫一个兴高采烈啊。有个叫Singh的三哥网民,他说的话挺有代表性的。他说,这测试完了之后,“美国啊,应该多担心印度的高超音速导弹,别老盯着中国的了”……这要是给他个地儿,他马上来上一段劲歌热舞,那就更有印度那味儿了。 不过,这次就连印度国防部长拉吉纳特·辛格都说是“首次成功的远程高超音速飞行”的测试,还是有个不大不小的状况。这枚用来测试的导弹起飞的时候,也不知道咋回事儿,没把发射筒顶部那轻质材料做的密封口盖给顶破,然后从筒口飞出去,而是直接顶着口盖就飞走了,看着特别滑稽。 这一细节让外界全都嘲笑起来,中国军迷的嘲笑特别有趣,很有中国味儿——“飞得最高的印度飞饼”。不管怎么讲,三哥老是能给咱们弄出些新花样来。 印度发射的那玩意儿到底是啥呀,能叫“高超音速导弹”不?在其他国家的高超音速导弹面前,它的技战术性能处于啥水平呢? 印度“高超弹”的性能咋样呢? 咱们先来讲第一个事儿。现在呢,印度已经对外公布了这次发射的“高超音速导弹”的型号还有性质。这个导弹啊,那可是相当有名气,大家都听说过,三哥念叨好多年了,保密工作做得特别好,一直只听消息传,就是不见真家伙露面,这就是印度的首款高超音速巡航导弹——LRAShM。 这导弹就只有这么一个代号,DRDO(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自己都绝口不提呢。不过,托印度那种保密制度的福,LRAShM(印度远程反潜导弹)的外形还有主要的技术数据多多少少还是能被找到的。 就拿它的基本结构和外观来讲吧,这枚弹是二级火箭的结构。第一级火箭用的是圆柱体助推器,第二级呢,是类似防空导弹那种带弹翼的结构。大伊万小声嘀咕一下,这第二级的样子和美国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研制的MIM-14“奈基”陆基防空导弹一个样,外形这么复古的也是少见。 在技术数据这块儿,印度网络上有一张LRAShM的主要技战术数据在流传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枚弹的总长大概是13米。它的第一级助推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药柱长3.25米,直径是1.3米;第二级滑翔段药柱长4米,直径为0.6米。印度人自己觉得呢,这弹的战斗部重千克,最大射程在到千米之间,最大速度超过5倍音速,所以也就刚刚够着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标准。 讲真的,大伊万觉得吧,这个数据跟“奈基”呢,不能讲是一模一样,只能说真的有点相似。不管是弹体的长度,还是弹体的直径,都特别相近,就连战斗部重量都比“奈基”常规战斗部型号要低那么一点儿呢。 当然,按照印度自己公布的消息,其射程竟然能达到差不多千米呢,这数据挺让人吃惊的。而且从这次印度进行测试时划设禁飞区的情况来看,在奥里萨邦的卡拉姆岛导弹靶场朝着印度洋方向,划设了一个长达千米的禁飞区,横向的宽度也大概有千米。 这就是说,这种导弹呢,测试射程怎么着也在千米往上了,估计还得测试横向机动性能呢,毕竟这些都是高超音速导弹该有的性能啊。 那么,这次DRDO测试的LRAShM,最大速度已经超过高超音速导弹的标准了,测试的弹道看起来也挺像那么回事儿的,真的很像高超音速导弹。那么它在通常概念里真能算是高超音速导弹吗?大伊万觉得,这就是个薛定谔式的高超音速导弹。 我们以前好多回都科普过高超音速导弹是咋定义的呢。在飞行弹道上啊,高超音速导弹靠固体火箭发动机起飞,飞到高空以后呢,会有一个下压然后起滑的过程。在中段的时候,它借助惯性或者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来起滑,还具有一定的纵向、横向机动能力,还有变距桶滚这种高机动能力,这些就是高超音速导弹典型的飞行轨迹特征啦。 而最关键的呢,就是高超音速导弹的气动外形特点了。要保证导弹能在临近空间顺利起滑,还得有一定的机动性,那滑翔体就得采用高升力体的构造。高升力体构造咱们之前可提过不少次了,一种是双锥体,还有一种是复杂多面乘波体,这两种都是靠激波升力来做机动动作的。 现在呢,按照高超音速导弹的定义,并且已经对外公开的高超音速导弹有这么些。咱们这边有DF-17,它用的是复杂多面乘波体这种构型;还有DF-26,它用的是双锥体构型。俄罗斯那边呢,9M伊斯坎德尔有一些改进型号也符合。美国有早期的“潘兴-2”,还有正在研发的LRHW。朝鲜的火星-16乙也是。这些可都是特别典型的高超音速导弹呢。 瞧了典型的高超音速导弹定义,再参照些如今已公开的高超音速导弹型号后,咱们回过头来瞅瞅印度的LRAShM。大伊万觉得啊,大家的看法应该和他差不多:这可不就是个薛定谔的“马超”嘛。 东风-26的导弹弹体。 一方面呢,咱们之前也提到过它的性能,它是真的跨过了高超音速导弹的门槛,速度在5倍音速往上。而且看起来啊,它在临近空间压低了弹道,还进行了滑翔飞行呢,另外应该是有一定的横向机动能力的。 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横向机动能力可不是典型高超音速导弹的双锥体或者复杂多面乘波体所产生的气动效益带来的。毕竟它没有这些构造,它的滑翔能力和机动性能,全靠它那大型导弹弹翼提供的升力呢。 不过呢,高度一升高,空气就慢慢变稀薄了。很明显,靠弹翼提供升力的效率会快速降低,这就导致LRAShM真正的滑翔能力,肯定是比不上那些典型的高超音速导弹的。 “无侦-8”。 不管怎样,跟真正的高超音速滑翔器比起来,这LRAShM滑翔体的构造更像是一架在高空飞行的滑翔机。 咱说得再直白些,没准无侦-8火箭动力侦察机的升阻比性能还比它强点儿呢。咱可没说无侦-8是高超音速导弹啊……要是LRAShM能算高超音速导弹的话,那无侦-8火箭侦察机也得算高超音速导弹了。 所以啊,印度DRDO这回搞得热热闹闹的LRAShM第二次测试任务呢,我觉着吧,差不多能算是具备一些高超音速导弹性能特征的高空机动弹头。这玩意儿其实没啥独创性,采用类似构造的东西可多了,就举俩例子吧: 美国陆军给MDTF里MRC连的“堤丰”系统配备了标准-6陆攻型。这玩意儿就是典型的先用一级火箭发动机助推,再由二级火箭发动机负责中段飞行,靠着大型弹翼保持一定滑翔性能的弹道导弹或者巡航导弹。这导弹打地面目标的时候,射程至少有千米呢,它的技术原理和整体构造跟印度搞出来的LRAShM是一模一样的。 二呢,今年在中国航展上,航天科技集团展位里摆着A型远程火箭炮配备的A-11型毫米远程火箭弹。这种火箭弹也是采用二级火箭发动机体制的,一级火箭发动机烧完就分离了,二级不但有控制面,还有大型弹翼,有一定的中段滑翔和机动能力。 总的来说呢,DRDO弄出来的这个LRAShM啊,在技术方面没什么独创性,根本算不上是那种真正的高超音速导弹。顶多就是在重新定义“高超”的情况下,勉强算是广义的“马超”吧。这就是咱们对印度这次“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的看法。 印度这次试射,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不过,就印度这次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的情况而言,我觉得还是得稍微重视一下,高看一眼的。 一方面,印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明显搞不出像DF-17和DF-26这种典型的高超音速导弹。所以呢,在技术上降低点要求,先弄一个自己能搞定的机动弹头,保证有能用的东西,这对印度来说反倒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要是这个射程千米、速度5倍音速的东西能搞成,那就表明LRAShM还是挺有威胁性的。 印度这样的国家啊,有东西能用,赶紧形成战斗力,这可比美国那种净整些不切实际的高超音速导弹强多了。美国搞了一堆,还拖拖拉拉的,到现在一个能形成战斗力的都没有呢。所以啊,印度这种研发思路的转变可是相当重要的。 另外呢,DRDO搞出这个LRAShM的研发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说,就像是在倒着学标准-6呢。借着这个机会,像大直径火箭发动机制造、导弹气动外形设计这些技术流程都能走一遍。说不定啥时候,就靠着这些技术积累,印度也能弄出自己的远程区域防空导弹了。 这种可能性,咱们得稍微留意一下。其他的呢,大伊万觉得没啥可说的了。那就等印度啥时候把所有测试都做完了,咱们再讲吧。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c99love.com/hxdy/14043.html |